地下结构物的变形是防水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好一旦出现渗漏现象,会直接影响结构物的使用寿命,严重的渗漏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建筑物,查找漏点也很困难,维修也麻烦,采用橡胶止水带必须选用弹性好,撕裂性强,防水性,抗老化的材质。
1、工程概况
某生物处理池工程是国家重点环保项目,长80m,宽68m,高7.5m,地下部分3.8m,是一座半地下敞口式矩型水池容积30000m,是少见的大型水池。
全池沿长度方向共设有二道30mm宽的变形缝,沿池宽度方向设有一道50mm宽的变形缝。将整水池分为两半,在变形缝两端的池壁及池底内场有双层钢筋砼暗桩,暗梁,本工程的外池壁及池底场为500mm厚的防水砼,等级为S8.7砼标号C30。
2、变形缝的设计构造
3、质量通病
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经常会出现:止水带未采取固定措施,浇注砼时被挤偏,止水带两翼的砼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钢筋过密,砼浇注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下部,浇注砼时马虎,止水带周围的灰垢,杂物未清除干净或止水带被破坏等现象发生。
根据上述各种原因,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考虑到变形缝的沉降变形及露天受温差影响较大等因素,合理的防水材料选择,接缝密封设计和正确的施工方法三方面是防水,密封技术的基础保障。
4、防水方案
止水带选择651型天然橡胶止水带,密封材料采用强胶粘剂、填塞材料:30m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5层胶合板嵌缝材料:建筑沥青软膏、麻丝,缝板,不锈钢差板500mmδ=5mm。
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固定钢筋骨架→变形缝填松散材料一止水带邦扎一浇注砼→保护层施工。
5、施工方法
首先将基层清理干净,按定位线将变形缝两端暗梁中的下层钢筋骨架邦扎固定在基层上,按照结构厚度的一半将裁割好的泡沫苯板和胶合板分别用预制好的钢丝垫块夹放在变形缝内,将止水带两端足节和翼缘中心部分用钢钎凿成间距2m的小孔,并沿结构中心将止水带的两翼分别用铅丝绑扎固定在钢筋骨架上,要求止水带的圆环中心应对准变形缝的中心,用同样的方法再将上层钢筋骨架及泡沫苯板、胶合板垂叠在下层钢筋及苯板上,设其他临时加固木方,经检查上述各道工序符合要求后,开始浇注砼,浇注变形缝处砼时,应先浇注一端砼,将另一端钢筋绑扎完后,拆除临时固定模然后再浇注另一端砼。
6、质量通病的防治
浇注砼时,距变形缝1.5-2.0m范围内,倾倒砼不易集中,以防苯板挤偏和止水带压瘪。振捣砼时,振捣棒间距不应超过400mm,旦一棒压一棒仔细振捣,特别是水池底板止水带下砼。
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骨料级配的准确。
7、关键部位处理方法
拐角处止水带要做成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圆角,止水带接头应避开转角处及施工缝处,止水带接头应采用冷接法,将准备粘结的两条止水带的各端用刀分别削去搭接面的中心圆孔,是足节及翼缘高出部分,然后再用锉将粘接断面打毛,搭接长度应控制在150-200mm范围内,用毛刷涂上一层胶粘剂,表面于后拼压2-3h后方可使用,止水带的规格如下图:
8、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变形缝处的不渗漏外还应保证砼的结构,穿墙管和穿墙拉板等部位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各部位的质量,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砼防水剂选用UEA膨胀等提高砼自身的抗裂性,加强砼与止水带,管道口及穿墙拉板等接触面的密实性,采用现场泵送砼来提高砼的流动性,加强砼浇注速度,减少施工缝,加强砼养护工程,养护时间≮14d。
经过试水试验和使用过程中,本工程未出现任何渗漏现象达到设计效果,充分证明了施工方法正确性和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果,使工程达到优良。